光影中的家国情
首页 > 文史百科 > 光影中的家国情
蒋竹山 | 《影像、历史教育与公共史学 ——透过电影建构当代世界公民的历史意识》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4-19

        近来我将多年来的电影教学经验,写成了《This Way看电影》,透过实际例子,谈论如何透过电影教历史。为什么会出一本《看电影 学历史》的书?这可要从十多年前在东华大学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电影与社会”谈起。“电影与社会”是我开过时间最久的一门课。大多数时候的修课同学人数超过100人,有时更达150人,平均下来可能有近三千人上过这门课。
  最早开这门课是在2003年的秋天,原本只想在课堂上谈性别电影,并将每年十二月底来花莲巡回举办的女性影展列入课程。头一年开设时,就吸引一百多位同学修课,每周一的晚上,我们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影片及讨论,一个学期下来,大至能看八部电影,有《悄悄告诉她》、《挥洒列爱》、《油炸绿西红柿》、《末路狂花》、《时时刻刻》、《夜幕低垂》、《脱线舞男》及《钢琴教师》。在那个年代,电影教学还不普遍,能同意开课的机会不多,不像现在,课程中带有电影字眼的课名越来越多,例如“电影与哲学”、“电影与宗教”或“电影与心理”等等。
  这门课除了课堂上的讲解外,我们会分组报告及讨论观赏的电影。到了期末,则会要求同学到市区的电影院参加为期三天的女性影展,并选一部纪录片当作期末报告的写作题材。由于影展多为和性别有关的纪录片,一般不太有机会在计算机上或进戏院观看,所以同学非得利用这个机会参加。
  头两年的性别电影,我们还看了《美丽佳人欧兰朵》、《喜宴》、《情人》、《愈爱愈美丽》、《烈火情人》、《白色情迷》、《男孩别哭》、《潮浪王子》等。2005年,我将课程做了一些调整,除了性别之外,还加入族群、殖民、多元文化等议题,所以还看了《香蕉天堂》、《太平天国》、《勇者无惧》。
  2006年之后,我正式成为东华历史系的助理教授,除了专业课程之外,仍持续支持通识课程开设这门电影课。相较以往,又增加了医学、科幻、城市、全球化、生命教育、环境等不同主题的电影。像是《梦想起飞的季节》、《西班牙公寓》、《天才雷普利》、《乌龟也会飞》、《三不管地带》、《香料共和国》、《替天行盗》、《海上钢琴师》、《医院风云》、《二〇〇一太空漫游》、《想飞的钢琴少年》、《不愿面对的真相》、《永不妥协》。
  2008年时,主题更为明确,订出了几个专题“影像、医疗与社会”、“性别、科技与社会”、“全球化、阶级与抗争”、“性别、认同与社会”、“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移民、国家与底层社会”及“城市、性别与国族论述”,在这个阶段,增加了《三峡好人》、《A级控诉》、《香港有个荷里活》。到了下学期,主题则调整为“身份与认同”、“性别与社会”、“规训与救赎”、“族群与社会”、“多元文化与社会”、“医疗与社会”、“科技与社会”、“历史与记忆”,这阶段的影片新增的有:《刺激一九九五》、《卢旺达饭店》、《罗伦佐的油》、《银翼杀手》及《一个屋檐下》。
  2011年之后,影片的内容就此底定,不外乎性别、全球化、记忆与乡愁、战争与媒体、国家与社会、族群认同等议题。看过的影片有:《钢琴师与她的情人》、《香料共和国》、《替天行盗》、《三不管地带》、《三峡好人》、《天才雷普利》、《A级控诉》。
  2014年有个比较大的变动就是课程时间从两小时增加至三小时,这可是争取多年才有的结果。优点是不用到隔周才讨论看过的电影,当下看完影片就可以立刻引导同学进行讨论。这么一来,每学期大概可以增加四部电影,新增的影片有:《恶魔教室》、《再见列宁》、《情书》、《丈量世界》。若加入下学期的影片调整,大概还可以多看个《近距交战》、《世界是平的》及《天才雷普利》。
  但这样的经验,或许不太能够直接套用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上,除非是选修的特色课程,否则都会面临上课的时间压力。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透过电影来教学,就需要对影片的选择及如何有效地将电影应用在课堂上,要有初步的认识。
  近来的史家逐渐从公共史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与公众的历史意识的关联性。后现代史家Hayden White曾说过:“没有人拥有过去,也没有人可以垄断如何研究过去,或者是如何研究过去与现今的联系……今日,每个人都是历史学家”。在这个人人都是史家的年代,历史已成为商品,历史消费者可以透过物质媒介接触历史。大众不仅可以透过学院史家掌握历史知识,也可以藉由大众文化发展趋势下的虚拟转向(virtual)与视觉转向(visual turn)接触历史及发展他们自己的叙事、故事及历史经验,这种趋势在英国尤为明显。
  讲到英国的公共史学发展,就不得不提到近年来的一本新著Consuming History: Historians and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消费历史》)。作者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教授Jerome de Groot,他认为英国的公共史学近来有种新趋势,即是历史在商品化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有如获得某种权力,得以更方便地接触过去,论述过去,建立自己的历史。
  透过思索各种文化形式与实践,《消费历史》分析有关历史消费的变化是什么?特别是,影响新科技的、不同经验与历史论争的是什么?并探讨历史是如何被消费、理解与被贩卖?一个社会如何、为何及何时“消费历史”?什么是将历史看做是一个产品的意涵?非专业媒体(电视、戏剧、电影与网络)如何影响与协助建构文化记忆?改编成小说的历史──过去被视为是文化生产──如何影响大众想象?电视、数字、媒体、Web2.0等科技是如何改变大众对历史的感知与理解?《消费历史》尝试提出这些问题,并认为英国的大众接触历史正面临过去十五年来最大的变革。其中,有两件事一直未受到学院史家的重视。一是,从实境电视到大众史书、Web2.0,这些使得个人表面看起来似乎感知上与物质上围绕着历史专业,实际上却以更直接的时尚方式与过去接触。其次是历史逐渐地流行,成为一种文化、社会与经济的修辞与类型。
  非学院或非专业历史──所定义的公共史学──是种复杂的、动态的现象。然而,与过往接触有关的新的方式的含义,尚未彻底地探讨,这也使得大众史学逐渐地受专业史家所注意。这常因为是专业史家不重视各种通俗历史,这从对大众的批判与强调上下层对立二分的模式批判可以看出。专业史家偏向以理论来讨论历史的角色与本质,以致于公众史家以及通俗媒介对历史的理解,长期来一直处于边缘位置。
  专业史家对公共史学批评的声浪从未间断,像是Patrick Joyce就宣称;“历史不是商品,史家必须对抗群众的市场力量、资本市场。”他还提到,学院史学协助形塑大众的历史意识,并且帮助保护大众免于消费者社会的威胁。对于Joyce的忧虑,De Groot的响应是,历史已经成为商品,与史家的行动无关,而了解互通与消费的过程,在当代正在进行与过往接触的普及,将提供我们对这种现象有更细微的感知。如果史家要保护大众的历史意识,他们首先就必须要了解群众是如何被告知且拥有历史资源的。
  De Groot举出英国公共史学发展的例子有:公众史家;公众史的出版;地方史、金属探测、古董;系谱学;业余历史爱好者;数位历史;历史扮装;历史游戏;历史实境秀;历史电视;历史电影;历史小说与历史剧。近来台湾的民众接触历史的管道虽不像英国这样多元,但有些趋势也相当类似。例如英国的大众史家当道的现象,台湾也有,台湾史出版这方面比较明显,像是陈柔缙、田中实加;而从学院跨足大众史市场的也不少,像是骆芬美、张素玢、吕世浩、蒋竹山。英国的视觉转向及数字转向,台湾也看得到,例如这些年的由电影《海角七号》所掀起的台湾热;透过游戏认识台湾的历史桌游《走过台湾》及《翻转大稻埕》;让民众更容易接触历史的平台“故事”及“说书”网站;以趣味诙谐方式说历史的影像台湾史《台湾吧》;以及去年很红的历史电玩游戏《返校》。
  上述有关英国公共史学发展的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台湾的全球史热。前面提到的这几本全球史著作,在学院里头并未引起太大的回响,至今所见,似乎也只有东华大学的大众史学中心曾在2014年的东华大学读字节活动时举办过“阅读《1493》工作坊”;但这类书却在民间有相当不少的读者群。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民众会特别对全球史感到兴趣?近来有学者就特别强调全球史所具有很强的公民教育的功能。例如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最近在一场新书座谈会上,就提到:“全球史的书写,包括我个人这些年倡导跨国史的书写,还具有很强的公民教育的功能。历史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公民教育。我们民族国家历史书写过于强调国家的成就、辉煌与贡献,国家历史上的一些比如阴暗面,一些失败,一些错误,往往避而不谈,也往往忽视外来因素对国家历史演进的贡献。”但全球史却翻转了民族国家史观的部分缺点,特别强调人类相互依赖,人与人的互动合作以及人类的共同命运,这有助于破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培养一种具有世界历史观的公民。
  一、用电影教历史的基本攻略
  长期以来,老师们已经习惯某种类型影像运用在课堂上,最喜欢的可能是纪录片,这在西方相当普遍,各种媒体提供了相当多元的素材,像是PBS、BBC、A&E、Discovery。通常纪录片会被视为是中立客观的文献,即便它有可能是被建构或者是被再诠释的影片。我的建议则是多选历史剧情片,理由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理由是历史剧情片许多是商业电影,多针对一般大众所拍摄,透过大众媒体营销,较为一般人所熟知。其次是学生较为熟悉好莱坞电影,老师可以当作是接触青少年大众文化的方式之一。第三是可以增进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
  使用电影来教学,高中教师们应当要注意两件事,一是高中生能从电影里学到什么知识?二是去了解他们看完电影之后,如何思考过去?在细节上该有以下认识:
  (1)如果看电影好比「制作」历史的话,其所牵涉的应该比被动地看一个过往故事还要复杂。学生在制作之前应当如何准备?以及该如何在观看后理解其教学的价值?
  (2)如果电影只是说某种复杂的历史事件或议题,老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多元观点(特别是有些可能是错误的)?
  (3)如果大部分电影包含了有关过往的诠释与道德讯息,老师如何获得学生对于这电影的响应?
  (4)若我们完整及有技巧的掌握看电影学历史的概念,这些就会成为有意义的以及在课堂上强有力的历史思考。
  在引导学生思考过去的技巧上,教师可以关注这五个重点:
  (1) 为何历史电影是以特殊的方式述说着一个时期或事件的故事?
  (2) 为何有些观点强调,有些被忽视?
  (3) 电影希望观众去赞扬或批判的对象是谁?
  (4) 电影鼓舞观众对过往抱持什么样观点的同理心?
  (5) 这电影想要唤起观众对过往怎样的回应?
  二、电影里的公共史学
  历史电影的功用有几个特色,一是使学生具备有“历史知识、观念与分析理解”的能力;二是电影有巨大的潜能激发学生思考,并提供另类观点帮助学生可视化过去;三是提供争议性素材,让学生进一步去检视过往知识的一手数据与二手数据。
  虽然我的课名叫“电影与社会”,但很多主题还是与历史息息相关,常拿来讨论的电影,分别是:《恶魔教室》、《再见列宁》、《香料共和国》、《替天行盗》、《丈量世界》、《A级控诉》、《钢琴师与她的情人》、《近距交战》、《世界是平的》、《永不妥协》、《三峡好人》。这些电影既可探究历史脉络,又可关注其社会实践的特色。
  另外偶尔搭配的影片有:《神鬼猎人》、《东京小屋的回忆》、《吸特乐回来了!》、《鸦片战争》。或者是:《烈爱灼生》、《丈量世界》、《A级控诉》、《王者天下》《乌龟也会飞》《风暴佳人》《伊利沙白》、《三峡好人》、《勇者无惧》及《惊爆十三天》。
  若以主题来分,又可概略分为:“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饮食、感官与历史记忆”、“全球史与全球化”、“抗争、战争与革命”、“性别与环境”及“艺术与大众史学”。这样的主题一方面是呼应电影中的历史知识与历史事实,另外一方面则是透过相关历史课题延伸出当前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趋势。基本上,透过电影,老师期待学生能从看电影学到历史。然而,这过程不单只是让学生看到“过去”。历史不是只有历史叙事与历史事实而已,我们还希望透过电影当作一个窗口,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有关争议历史问题的思辨,培养分析与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还希望能让学生学习到看事情不用现代的观点,而是回到当时的脉络,站在当时的经验与看法的“神入(同理心)”(Empathy)方式来看历史。
  我一般选择电影的关键标准有四点:
  (1) 电影的历史真实性。
  (2) 电影再现过去的方式。
  (3) 电影的年代。
  (4) 电影的观点、教师的目标及其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就我看来,高中教师挑选电影的最大考虑,应该是这部历史电影对班级来说是好是坏?而好坏的根据是看何者比较适合老师的教学目标。除了剧情与事件之外,一部历史电影应该要有一些重要的细微特质。像是:
  (1)电影希望观者去强调的是什么样的特质?(谁是英雄?谁是坏人?)
  (2)电影是否有描述学生在历史教科书与一般课程所无法看到的历史另类观点?
  (3)有关电影中的性别角色传递了什么样的讯息?
  (4)电影是否有描述不太受大多数人关注的边缘团体的历史经验?
  (5)这部电影反映了怎样的政治与社会价值?而这些价值过往曾受到贬低与忽视。
  有些电影有很好的剧情,若缺乏可在课堂上讨论的重要元素,也不合适当作选择的对象。像是梅尔吉勃逊所主演,描述美国独立战争的《决战时刻》,作为分析美国的决定性战役,是部相当不错的电影,但要讨论奴隶问题,就不恰当。
  此外,电影选择上还需注意的有几个特点,第一,电影有“保鲜期”,若过于老旧,可能就吸引不了学生注意,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可能觉得不是他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第二,不管这电影如何好看或精彩,若与这课程的其他元素离题太远,其教学力道会削弱。第三,若这部电影可以连结既有的资源,像是原始数据或书里的专家看法,则可考虑。第四,原则上,尽量要选择影片与课程时数相搭配的电影。若能完整播放整部影片最佳,若不行,也有慎选节录与课程有关的电影片段。第五,在内容上要考虑是否适合给青少年看。
  三、用电影培养神入 分析与理解的素养能力
  透过历史电影,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神入历史”的素养能力,神入历史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训练。神入历史需掌握历史脉络、观点和视野的具体理解。再者它需要自我检视、回顾和怀疑,如同卡尔(E. H.Carr)所言,历史是历史家和事实之间不断的交互作用,以及过去和现在之间的不停对话。
  在训练上,所要强调的基本概念是:
  • 学生参与的是一个想象的历史现场。
  • 必须以历史学知识作为学习的支架。
  • 将情境教学模式转移至历史教学。
  • 教师则必须掌握神入历史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 培养学生能从相关资料的解读中进入历史情境的思考。
  • 从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事件的脉络中去重建昔日人们的行为意图和动机。
  “神入历史”的目的在于:达到对过去人类过往经验的有限理解;根据针对他者所发展的理解、容忍与同情的态度;通常焦点集中在理解有些事件的决策是如何制订及为何被制订的?
  除了神入的素养训练外,历史电影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与理解的技巧。其中,有八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
  (1) 这部电影与事实有何出入?你的看法如何?
  (2) 这部电影你喜欢哪个角色?
  (3) 屏幕上的历史人物,被电影赋予什么样的形象?反映了什么样的主题?这和你在数据中所看的,比较上有何不同?
  (4) 依你的观点,这部电影为何如此描绘历史人物?
  (5) 哪些对理解过去历史客观的事情被省略掉?
  (6) 电影中描述历史事件的电影技巧与电影语言是什么?
  (7) 导演是谁?研究看看他说历史故事的观点与目的?
  (8) 这部电影所描绘的历史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是什么?
  我习惯将每部历史电影拆解为五部分:“电影本事”、“电影里没说的历史”、“像史家一样阅读”、“用历想想”及“活动设计”。
  「电影本事」这部分,老师应该很快地引导学生了解到这部电影的基本故事,当然这不是「维基百科」,里头不会有太多的电影人物、导演及拍摄细节,主要是画龙点睛式地将影片重点呈现出来。
  对电影有个基本认识之后,老师可以来到第二部份“电影里没说的历史”,这应该电影的重头戏,占的篇幅最重。但每部电影不尽相同,有时可抽出几个电影里提到的历史片段,进行更深入的进行探讨。例如《神鬼猎人》中的海狸与毛皮贸易、《一代茶圣千利休》中丰臣秀吉与千利休的关系;《香料共和国》中的希腊土耳其交恶与赛浦勒斯的互动;《日落真相》里的天皇退位问题;《革命青春》的安田讲堂事件;《替天行盗》的反跨国资本的剥削;《1942》中的灾荒与媒体报导;以及《永不妥协》里受污染的辛克利小镇的真实进展。
  有的电影则可将议题延伸出去,不在电影文本上打转,而是谈出一些新的话题,像是《白鲸传奇》谈捕鲸的全球史;《跳舞时代》介绍日治台湾文青的感官世界;《和食之神》的鲜味与味素;《吸特乐回来了》中的战后德国的历史记忆;《伊本.巴杜达》中的“亚洲即世界”;《决战时刻》谈美国历史教学的全球视野;《近距交战》的一战书写;《霸王别姬》谈戏曲与近代中国;《艺术的力量》则提到当代英国大众接触历史的几种管道。
  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样阅读”则引用数则当代史家的作品或历史文献,并进行导读。经由实际数据的阅读,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像史家一样的思考问题,提出论述、叙事或理解的看法。有的地方则会刻意安排不同立场或观点的数据让学生进行思辨,例如《鸦片战争》中提到有关这事件的历史书写转变;或者是以原著小说及不同文本作品呈现与电影内容的异同,像是《神鬼猎人》、《东京小屋的回忆》、《吸特乐回来了!》、《革命青春》及《钢琴师与她的情人》。
  第四部分,老师们可以透过“用历想想”来设计学习单。其中,有针对电影文本设计的基础问题;或者是进阶一点谈第二部份“电影里没说的历史”所延伸出来的历史议题;或再难度高一些,以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样阅读”的焦点数据来设计问题,让者进行深度思考;更有的则是询问读者看过电影之后,试着比较与焦点数据陈述的文本内容有何差异。第五部份的“活动设计”可借用近年来很夯的“卡简单”教学设计,以游戏带入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活动(见下节的设计)。所謂的“卡简单”概念,是由台湾科技大学侯惠泽教授所带领的迷你教育游戏团队最新发展的认知设计模块,可用#卡片#简报#学习单,经由认知与互动学理,来设计教学游戏化(Gamification)活动。
  以下我们就透过实际个案来看看如何透过电影教历史。
  四、用电影教公共史学:战后德国的历史记忆(略)
  五、结论

  近来谈论从电影学历史的书籍越来越多,但大多是从历史教学或历史思维的角度看电影与历史的关系,像是《用电影教历史》(Teaching History with Film)就特别强调如何在中学用电影来加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叙事、神入、理解、思辨、认识过去)。在西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后现代史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于1988年所发表的《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台湾最早则是周梁楷教授于1993年将这篇文章翻译在《当代》杂志上,正式将影视史学的概念引进台湾。
  其概念如下:怀特创造了一个和“书写历史”(Historiography)相对应的单字Historiophoty,中译为“影视史学”,这名词就一直被台湾学界及各教学现场的老师沿用至今;其次,电影或电视确实比书写历史更能表现某些历史现象,像是风光景物、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冲突、群众、情绪等;第三,选择以视觉影像传达历史人物、事件、过程,也就决定了词汇、文法,这与透过书写所呈现的意义不同;第四,无论书写或影视的历史作品,都无法将有意陈述的部分,完整地传达出来;第五,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最大差别在于传播媒体的不同,两者相同的都是经过浓缩、象征与修饰的过程,都难免有虚构的成分。
  有关“影视史学”的概念,周梁楷教授继怀特之后,则有更进一步的延伸诠释。他认为这个名词不仅指影视,还包括了视觉影像,像是静态的照片、图像、立体雕塑、建筑,或者是远古时代的岩画等,只要能呈现某种历史论述都是影视史学研究的对象。然而,电影就像是一扇引领我们进入过去的时光隧道,透过电影中所描绘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既能有影像上的视觉享受,又能从中学习历史,尤其是全球化议题的思考。
  近来德国的历史教育的例子也能说明如何透过世界历史观的培养作为全球化挑战的一种响应。Barbel Kuhn提到,在近来德国的课程标准中提及了世界史的方法。人们强调了在历史教育中对世界史的要求,不能仅仅作为历史教育的一个主题,而是必须被当作是一种视角的深化和转移。在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当认识到历史是一个过程,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的观念和知识不断累积。不同区域之间的接触不仅仅以冲突的形式发生,也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Kuhn认为,透过增添不同的视角,在跨国、跨文化与跨洲际规模上对比历史观点,能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对差异的认同。通过认识不同时代与不同历史情境,大众将有机会以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并把其他文化视为一种合理合法的类型加以尊重。
  近来国际历史教育协会(ISHD)就曾在2011年于上海召开“1945年以来世界史的呈现:亚洲与德国/欧洲教科书叙事特点的比较”国际研讨会,邀请了中国、韩国与德国的历史教育研究学者,探讨全球化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在总体上,尤其是世界史教学上如何面临新的挑战。其目标在使本国史与全球性历史视角达成新的平衡,并促使年轻一代理解本国历史与民族文化,同时推动他们把自身融入到世界史与人类史的总体之中。
  电影可以提供第一线的教师使用影像建立起历史教学的素养导向模式。使学生更深度思考电影不只是娱乐,而且是一种可以被检视、质疑与讨论的历史描述与历史理解。这就如同著名新文化史家Natalie Zemon Davis在《奴隶、电影、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中所说的:“历史电影在广大的观众眼前进行了一场实验,它所实验的不仅包括思想,还有视觉与听觉,而观众则对他们所见做出了反应。……观众也许会因为一部历史电影而感到愉悦,或感到兴趣盎然,甚至产生反弹;他们会在脑中重演电影的画面,或者是听到‘亚伯拉罕‧林肯’,脑中就浮现雷蒙‧梅西的影像。但是观众并不会自动相信他们在历史电影里的所见所闻:他们反而会提出疑问,为之争论,并写信抗议。”高中教学现场老师若能妥为运用本文所分享的一些看电影学历史的观点与技巧,应该能在历史课堂上设计出更多符合影像与建构公民历史意识的素养导向教学内容。